• 会员登陆 | 会员注册
  •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淮北教育 > 淮北职教 >

    济源职教园区,被确定为国家智慧城市试点示范市

    时间:2013-03-13 17:14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
    大力发展体育运动,办好第二届全市运动会暨全民健身大会。 各位代表!2012年工作的**完成,标志着本届**实现了良好开局,为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阶奠定了坚实基
      

    大力发展体育运动,办好第二届全市运动会暨全民健身大会。

    各位代表!2012年工作的**完成,标志着本届**实现了良好开局,为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阶奠定了坚实基础。取得这样的成绩极其不易,这是省委、省**和市委坚强**的结果,是市**、市**积极支持的结果,是全市**奋力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向全市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部职工、驻济部队、武警官兵、公安*警、各***派、无*派人士、工商联、外来投资者和社会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把改革创新作为加快发展的重要举措,持续增强发展活力和动力。深入推进各项改革。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破冰推进,在全省率先开展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试点工作,发放《土地使用权证》和《房屋产权证》,为推动城乡要素加快流动奠定了重要基础。村级集体资产股份改革试点和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积极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向财力薄弱镇倾斜,市镇两级财政体制进一步协调,镇级财力明显增强;税收征管方式不断创新,激励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得到落实;预决算公开有效推进,透明度显著增加;镇级国库集中支付和**采购工作全面铺开。事业单位清理规范工作**完成。市**医院、中医院和妇幼保健院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启动。市直机关所属企业脱钩改制积极推进。改革公交管理体制,新增公交车56*,新增城市公交线路98公里,被确定为国家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试点市。**回购城市集中供热经营权,理顺体制,加大投入,新铺设供热管网11.9公里,新增集中供热面积120万平方米。注重工作创新破瓶颈。不断探索创新投融资机制,构建**经营性投融资平*,为重大项目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支持,全年**投资项目融资22.5亿元,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城投债一期8亿元、豫光短期融资券7亿元成功发行,中小企业区域集优票据发行获批,帮助中小企业争取贷款70.6亿元。清水源、柳江禽业、贝迪公司上市工作积极推进。持续创新土地保障机制,通过土地综合整治、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开展闲置低效利用土地治理,持续强化土地保障,全年批复建设用地9804亩,同比增加20%,闲置土地处置率达100%;创新土地增量新办法,异地代保置换土地1万亩,有效破解了城市建设的土地制约,拓展了发展空间;坚持多措并举,**解决了富士康项目一期集中用工2.8万人的难题。

    (二)调结构,努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201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的十八大精神和《中原经济区规划》的开局之年,是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的重要一年。一方面,我们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沿海产业加快向中西部转移的大趋势没有改变,**坚持“稳中求进”的经济工作总基调,我省大力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加快实现中原崛起,正在步入新的快速发展期。另一方面,我们又面临严峻的挑战,宏观经济发

    面对年初前所未有的经济下行压力,我们保持清醒头脑,及时应对,分类施策,化危为机,努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积极应对危机,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坚持把保增长作为最紧迫的任务,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宏观经济政策,及时出*25项政策措施和14个专项方案,充分调动企业以及方方面面的积极性,凝聚应对危机的强大合力,经济在困境中仍持续保持了两位数增长。强化开放带动,增强发展动力。深入开展“龙头引进年”和“项目落实年”活动,开放招商规模扩大、质量提升、领域拓宽,助广西电大打造了一个全新的现代。,全年招商引资完成160亿元,增长57%,居全省前列,实际利用外资1.99亿美元,增长30.2%。引进实施了全省瞩目的富士康产业园项目,一期投资60亿元,实现当年洽谈、签约、建设、达产,创造了“济源速度”;**煤科矿用机电产业园、西安交大科技产业园、天能绿色能源、巨力钢丝绳等一批重大战略性结构调整项目分别签约或开工建设。积极开展中原经济区西北四市战略合作研究,加强与周边城市的务实合作,区域发展合力增强。强力推进项目建设,积蓄发展后劲。把项目建设作为拉动增长、促进转型、积蓄后劲的重要抓手,强化**分包、*账管理、奖惩激励、观摩点评等推进措施,全年实施千万元以上项目436个,完成投资281亿元,增长25%,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19个,比上年增加66个,重点实施了沁北电厂三期、河口村水库、小浪底北岸灌区、沁济天然气、玉川220KV变电站、济源-吉利快速通道等一大批经济发展支撑项目。强力推进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建设,载体功能进一步增强。以“基础设施建设年”为抓手,统筹整合各类要素资源,进一步提升产业集聚(**)区的承载能力,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资38亿元,增长58%,新建道路35公里、管网43公里、电网28公里、标准化厂房45万平方米,玉川污水处理厂加快推进;产业集聚(**)区已经成为全市经济重要增长极,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05亿元,增长33%,从业人员达6.5万人,增长88%;虎岭集聚区入选中原经济区100名片,玉川集聚区成功创建省新型工业化示范产业集聚区,高新技术产业**区成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区。

    突出新型城镇化引领,积极探索具有济源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城镇化率达53.4%,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现代城镇体系加快构建。按照“全域规划、一体发展”的理念,编制完成了《济源市城乡总体规划》( ),明确了“ ”城镇体系构架和“1+5”功能结构布局,全面推进中心城区专项规划和重点片区规划编制工作。以九大片区为抓手,拉开了新一轮中心城区建设的序幕,旧城区、棚户区、城中村和重点部位改造加快推进,组团、小城镇基础设施和服务功能不断完善,启动实施了一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项目。城乡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进一步加强。济阳高速公路奠基,新建改建公路230公里,第二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等项目加快推进,“两气一水”新增管网31公里。信息化步伐加快,“数字济源”地理空间框架建设通过国家验收,被确定为国家智慧城市试点示范市。与北京、上海等27个城市一并列入第二批“国家低碳城市试点”,荣获“全国可再生能源示范市”称号。“3+1”工作扎实开展,农田水利建设实施项目564个,造林绿化植树1255万株,**整理土地8860亩,村容村貌和“十大重点区域”综合整治成效明显,荣获“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市”称号。城市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完善城镇管理制度机制,深入开展“四整治六规范”活动,加快“数字城管”建设,连续3年评为省精细化管理优秀城市,被授予“河南省宜居城市”称号。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目标,大力开展“五城联创”,荣获“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示范市”称号。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任务还很艰巨,多数产业处于产业链前端、价值链低端,自主创新能力弱,信息化程度不高,缺乏知名品牌和名优产品;服务业发展滞后,与工业化、城镇化发展进程不相适应;资源、资金、土地、劳动力等“瓶颈”制约已成为常态,节能降耗减排任务艰巨,高层次人才缺乏,发展环境仍需优化;中心城区辐射承载能力不强,城市功能亟待完善提升,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需要进一步强化;财政收支矛盾突出,长期发展积累下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集中凸显,一些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尚未得到很好解决,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管理任务依然繁重;**职能转变还有差距,*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工作作风仍需改进提升,一些部门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不正之风仍然突出,少数*部奢侈浪费、消极腐败现象依然存在。对此,我们务必要高度重视,下大力气予以解决。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我们积累了在复杂环境中推动科学发展的宝贵经验,主要有四点体会:一是必须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牢牢把握发展这个第一要务,抢抓中原经济区建设、产业转移新机遇,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促发展。二是必须始终坚持以改革开放破难题、增活力,先行先试,大胆探索,用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创新的办法,破解发展中的土地、资金、人才等要素瓶颈,用开放招商的办法借力发展、促进转型,为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提供强大动力。三是必须始终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群众的愿望和需求,着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切实解决就业、就学、就医、社保等问题,使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广大**群众。四是必须始终坚持弘扬新时期愚公移山精神,凝聚全市**的智慧和力量,务实重*、团结拼搏,营造竞相发展、争创一流的良好氛围,为跨越式发展提供不竭动力。这些都是济源持续健康发展的宝贵财富,必须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巩固提高和持续发扬。

    一、2012年工作回顾

    (一)战危机,全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2012年,面对异常严峻的宏观经济形势,在省委、省**和市委的正确**下,在市**、市**的监督支持下,市**团结带领全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抢抓中原经济区建设重大机遇,坚持“四个重在”实践要领,着力扩需求、创优势、破瓶颈、惠民生,攻坚克难,务实重*,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继续保持良好态势,较好地完成了市十三届**一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预计全年生产总值完成440亿元,增长13%左右;财政总收入完成47.2亿元,其中,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28.9亿元,增长13.1%,财政支出完成47.7亿元,增长19.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86.8亿元,增长25%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94.6亿元,增长16%;外贸进出口完成29.2亿美元,总量居全省第2位,其中出口完成7.9亿美元,增长74.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 元,增长12.9%;农民人均纯收入达 元,增长14%;节能减排全面完成省**下达的目标。

    把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努力推动产业优化布局和发展动力转换,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预计达到287亿元,增长17%左右。工业结构转型实现突破。大力推动以传统骨*企业为主体的产业优化升级,开工实施了济钢高性能特殊钢大棒材、豫光冶炼渣技术改造、中原特钢重型装备关重件、金马焦化苯加氢、万洋振龙蓄电池等一批链条延伸项目;积极引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成长产业,实施了富士康产业园、伊利高温灭菌奶、济世药业产业园、贝迪汽车空调、力诺太阳能、国电大岭风电、尚阳科技等新兴产业项目,特别是富士康项目的实施推动全市工业结构发生了重大转变。科技支撑能力增强,省、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达57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6倍,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28%,较上年提高2.8个百分点,豫光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中原特钢荣获“省长质量奖”。企业规模持续壮大,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增20家,达到236家;主营业务收入超亿元企业新增6家,达到134家;豫光连续五年入围**企业500强;济钢、万洋、金利入围**民营企业500强,占全省入围总数的三分之一;豫光、济钢、中原特钢、矿用电器入围省“双百企业”。淮北职教园区,“两化”融合进一步深化,济钢、豫光、联创被认定为河南省首批“两化”融合示范企业。现代农业发展水平明显提升。粮食总产达22.1万吨,增长2.8%,实现“九连增”;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积极推进,“两园四区四基地”建设成效明显,养殖、蔬菜、核桃、烟草、冬凌草五大特色优势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农业生产向规模化发展,新增土地流转面积5.5万亩,发展苗木花卉2.6万亩;农业生产的组织化和机械化水平提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41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608家,带动覆盖了90%以上的农户,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达89%。服务业加快发展。出*政策措施支持服务业发展,大力实施服务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积极推进“一带三区五园六街”建设,服务业占GDP的比重达19.5%,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调整理顺旅游管理体制,旅游业加快发展态势明显,全年接待游客增长28%,旅游综合收入增长31%;商务中心区规划获批,6条特色街、城区专业市场改造提升加快推进,新引进城市综合体项目8个、商务酒店12家;克井煤炭物流园、玉泉汽贸产业园、华铁集装箱物流项目开工建设;全市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达222亿元、175亿元,较年初增长20.3%、11.5%;文化娱乐、社区服务、房地产业等加快发展。

    ,新建社区文化中心10个、农村文化中心30个。

    ●帮助贫困村快速脱贫

    济源市将全面开展“清洁家园行动”,大力创建文明村镇、文明集市、文明农户,完善农村垃圾处理长效机制,开展交通*线和景区道路沿线集中整治,实现

    各位代表:

    同时,大力加强国防教育、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双拥共建活动深入开展,实现城乡义务兵“同义务同待遇”,再次蝉联“全国双拥模范城市”称号。注重解决老*部工作的实际问题,五年综合评比位居全省前列。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发挥作用。对口援疆成效明显。统计、审计、人口、人防、史志、**、**、侨务、外事、对*、档案、供销、气象、河务、慈善等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绩。

    (六)重转变,持续提升**效能

    以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建设为契机,加快“智慧济源”综合指挥中心建设,实施智慧城市一期工程,重点推进城市公共信息平*、视频监控、“政务网站云”建设。

    现在,我代表市****,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委员提出意见。

    一年来,我们突出抓了以下工作:

    (四)破瓶颈,不断深化改革创新

    积极改进工作作风,大力提升工作水平,用**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注重依法行政。坚持**常务会议学法制度,依法行政意识和能力不断增强。认真执行市**及其**会的决议,自觉接受监督,办理**议案5件、建议116件、**提案184件,满意率达99%。完善**决策机制,重要问题、重大事项坚持事前论证、专家咨询、**常务会议集体研究决定,决策的科学性进一步提高。通过定期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官方微博、规范性文件网上发布等形式,加大政务公开力度,广泛接受社会监督。注重超前谋划。积极抢抓中原经济区建设机遇,“推动济源成为新兴的地区性中心城市”及12处重大基础设施、重要产业规划项目列入了《中原经济区规划》,济源跨越发展的定位、目标、举措越来越清晰,信心越来越坚定。注重改进作风。深入开展“两转两提”和“一创双优”活动,发展环境持续优化,行政效率不断提升。大力倡导务实重*,加强目标绩效管理,全市上下加快发展的积极性充分调动。反腐倡廉工作扎实开展,公共资源交易**不断加强。完善并联审批机制,取消行政审批事项10项,调整26项。市长热线成为国家级服务标准化试点,运行管理经验在全国推广。

    (五)惠民生,着力加强和谐社会建设

    ●让济源建设得更*净

    大力实施省定“十项重点民生工程”和市定“十大幸福工程”,累计投资17.2亿元,其中财政直接支出12.1亿元,占总支出的70%,改革发展成果最大限度惠及广大**群众。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进一步加强。大力实施劳动力全员免费技能培训计划,开展各类技能培训3.1万人次,在全国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的情况下,全市城镇新增就业3.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8%,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增长15%;扶持3021人成功创业,新增注册登记企业778家、个体工商户5609户。社会保障水平持续提高,职工社会保险新增参保职工2.8万人次,率先在全省发行集社保和金融功能为一体的社会保障卡,城乡居民养老金人均提高15%,参保率达99.3%,被***授予“全国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先进单位”称号;新农合参合率达98.8%,淮北轮训千名中小学校长。,镇级住院报销比例提高到95%,居全省首位;城市、农村低保标准分别提高20元、55元;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4844套,安置低收入家庭267户。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新建改建幼儿园、中小学22所,高考北大、清华录取8人,刷新历史记录;本科院校一期投用,职教园区14栋楼主体建成,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进入主体建设阶段;职业技术学院成为河南省首批品牌示范院校建设单位,被评为省职业教育攻坚工作先进市。全省首批基本药物制度试点工作扎实推进,基本药物配送到位率达99.8%,居全省前列;新建改建6个镇卫生院和20个新型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对2.2万名妇女进行“两癌”免费普查;开工建设市**人综合服务中心,率先在全省实现0-6岁贫困**儿童抢救性康复全覆盖;成功举办海峡两岸道文化合作论坛和荆浩国际论坛暨荆浩杯**画双年展,豫剧《王屋山的女人》获黄河戏剧节大奖并晋京参加迎接十八大优秀剧目展演,王屋山世界地质公园通过***教科文组织的中评估再整改验收;建成农村文化中心示范村30个、社区文化中心27个;在全省率先实现乡镇体育健身工程、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双覆盖。安全稳定和社会管理全面加强。深入开展安全保障型城市建设,安全创建“济源模式”在全省推广。10座煤矿技改进入试生产,荣获全省打非治违先进单位。全面加强市场**,深入开展专项整治,市场经营环境规范有序。积极开展食品药品安全示范创建活动,荣获“全省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市”称号。“六五”普法和依法治市工作扎实推进。深入开展“平安济源”建设,群众安全感指数位居全省前列。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社会风险防范、突发事件应急机制进一步健全,信访工作不断加强,全市发展大局平稳。

    (三)抓引领,持续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2013年,济源将完成5个贫困村整村推进,完成独居、散居贫困群众2000人的搬迁扶贫任务,选择4个贫困村开展到户增收项目试点。加大移民安置后期增收扶持力度。

    去年济源被列入全国“智慧城市”试点市,济源职教园区,被确定为国家智慧城市试点示范市,**工作报告要求济源要加快推进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光纤网络全市覆盖、无线网络市区全覆盖,实施宽带提速工程,实现城区10兆网络入户。

    二、全力做好2013年的各项工作

    ●让更多人享受信息资源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最新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违法言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