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陆 | 会员注册
  •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主页 > 淮北小学 >

    幸福民生的“安徽答卷”

    时间:2013-02-21 18:59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
    字号2012年09月03日06:05来源:中安在线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两千多年前,安徽人管仲第一次提出民生为本的治国理念。 如今,孕育出深厚民本思想的江淮大地,正在将“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千年夙愿,变成一幕幕真切可感的生
      字号2012年09月03日06:05来源:中安在线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两千多年前,安徽人管仲第一次提出民生为本的治国理念。

    如今,孕育出深厚民本思想的江淮大地,正在将“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千年夙愿,变成一幕幕真切可感的生活场景。

    当梦想照进现实,6800多万江淮儿女细细品味出幸福的真谛。

    幸福,源于“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源于保障民生的创造性探索,也源于“同享一片蓝天”的人文情怀。

    “要认真解决民生问题,提高社会保障、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事业发展水平,提升群众幸福指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省委书记张宝顺的讲话,凝聚着全省上下的共识。

    2007年,安徽在全国率先实施“民生工程”,走出以项目化手段发展社会事业,用工程化措施解决民生问题的新路。 5年多来,安徽率先实现城乡义务教育学杂费全部免除,率先启动基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初步构建覆盖城乡的医保和社会保障体系,全面启动城乡居民收入倍增规划……

    8月下旬,央视财经频道推出“2012幸福城市排名”,合肥居第三位。一个更具幸福感的安徽,备受世人瞩目。

    安徽,交出了一份幸福民生的优秀答卷。

    安徽日报特别报道组 执笔:幸福民生的“安徽答卷”记者冯珉 胡旭 王彦

    夏秋之交,站在金寨县青山镇建成不久的汤店大堰上放眼望去,群山环抱之中,西淠河沿岸的一块块农田生机盎然,丰收在望。

    “如果没有汤店大堰,这里1500多亩农田只能 靠天收”汤店村70多岁的老支书张康健说,以前,西淠河一涨水,农田就会被淹;而一段时间不降雨,河汊干涸,想灌溉又找不到水源。

    跨西淠河而建的汤店大堰,不仅承担着农田的蓄水灌溉重任,还是附近4000多村民的出行要道,也是金寨县最大的拦河大堰。

    张康健说,这么大的工程,全是由村里的村民自主决策、自主招投标建设。 “我可是一点也没有 吹牛 啊! ”说到这里,老支书爽朗地笑起来。

    “2008年起,安徽开始实施水库移民后期扶持项目,每年投资超过3亿元,并纳入民生工程序列。 ”省财政厅企业处处长王召远说,“所有项目都像汤店大堰一样,实行村民自建制,由村民们决定上马哪些项目,并负责建设管理。 ”

    在民生工程建设中导入“由村民说了算”的新机制,受到中央领导的高度关注,去年4月,国家有关部门专门召开座谈会研讨并进行推广。今年6月,安徽省决定在全椒、金寨、南陵3县的农村公共建设项目中全面试点这一新机制。

    新机制的一大好处就在于“少花钱多办事”。金寨县县长夏伦平介绍,村民自建制大大调动了农民参建和监督的积极性,仅在工程发包环节就节省中间费用30%以上,用地拆迁费用和非工程费用降低20%以上。

    在民生建设上勇闯新路,让财政资金的惠民效应做到了最大化:“十一五”期间,安徽省财政用于民生方面的投入达6170亿元,年均递增30%,民生工程投入让安徽人均受益近3000元。“以人为本,为民理财,财力向民生领域倾斜,足额保障民生工程的资金。 ”省财政厅厅长罗建国说,民生工程的实施,加快了财政向“民生财政”、“公共财政”转型步伐。一个深刻的变化就是,破除了“财权上收、事权下移”的痼疾,推行了“财力下移”的公共资源配置新模式。

    “民生政策的制定就要运用 木桶理论 ,解决老百姓最需要解决的难题,基层群众在哪里, 政策阳光 就要照到哪里。”

    基于这一深刻的“普惠”理念,中央和省级财政成为民生领域投入主体,市县一般只按20%或30%比例承担配套资金,真正实现了财力向民生倾斜、向基层倾斜、向困难群众倾斜。

    从2007年至2011年,民生工程由当初的12项不断提标扩面至33项,共投入资金达1862亿元,年均增长47.1%,地方新增财力80%投入到民生领域。其中,省级财政民生工程投入5年增长了3.5倍,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由2008年的64.8%增加到今年前7个月的79.6%。

    基层少了“缺钱”的烦恼后,建设民生工程、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的热情不断高涨。

    “三口当家塘,保收千斤粮。 ”来安县水口镇武集村新庄组村民吕问昌乐呵呵地说道。 2011年,在遭受持续干旱的天气下,这个村的粮食单产仍达到1100斤。老吕说,组里通过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新挖了三面当家塘,水头好了,栽种及时,家家户户获得了好收成。

    “像这样的一事一议奖补项目前年我们镇里实施了28个,去年达到39个。 ”水口镇党委书记蔡金林说,“按照轻重缓急,推磨转圈、滚动发展,全镇433个村民组都将受益。 ”

    集中有限财力办老百姓最想办的事,逐步让所有群众滚动受益,这种源于基层的创新探索,让财政资金发挥了最大的“杠杆效应”。

    被财政“杠杆”撑起的还有千万普通人共筑幸福家园的追求。

    “花30元买个心安。 ”家住合肥市蜀山区的华芳,不仅每年坚持花30元为孩子购买一份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还经常推荐认识的人购买。两年多前,她的孩子曾患急性肺炎住院,医疗费花了3000多元,但因为有了这份保险,直接报销了2000多元。

    个人拿小头、财政拿大头,社会保障的“蓄水池”越做越大。 5年多来,安徽在全国率先构建起城乡全覆盖的医保、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体系。

    社会资本也成为民生建设多元投入机制的一支活跃力量。今年,安徽省财政专门安排2000万元专项资金,对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服务机构和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给予专项补助。“通过民办公助,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是构建 老有所养 保障体系的重要环节。 ”安徽省财政厅民生办主任朱士昂表示。

    无论是引导个人筹资,还是推行民办公助,财政性资金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神经中枢”作用。这一中枢能否高效运转,是方方面面的关注焦点。

    上门走访、网上公示、代表委员巡视评估、“回头看”……民生工程从项目选择、工程建设到建后养护全程实行阳光操作,为财政资金的高效使用构筑了制度保障。

    “看病不太贵,上学不交费,村里通上水泥路,家里用上自来水,老人低保五保都领生活费”,淮北烈山镇榴园村群众的这句“顺口溜”,道出的是老百姓的共同感受。

    “要一项一项狠抓落实,要让全社会来监督我们是不是都落到实处了。 ”这是中央领导视察安徽时,对民生工程提出的明确要求。

    6800多万群众的民生诉求,让安徽民生工程有了不断扩面提标、惠及每一个人的根本动力。

    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

    1991年,一双渴望读书的“大眼睛”打动了亿万中国人的心,“大眼睛”姑娘苏明娟由此改变了人生,不仅成为希望工程的受益者,更成为希望工程的形象大使,改变了成千上万贫困孩子的人生。

    如果说希望工程照亮了部分贫困儿童的人生道路,那么义务教育“两免一补”,则惠及千千万万学生。

    2007年3月,教育作为当年民生工作的“重头戏”,2.5万所学校的近1000万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在新学期全部免除了学杂费,当年还有135万农村贫困家庭学生免费获得教科书,29万贫困家庭寄宿生获得生活补助。

    2008年9月1日,被视作“一个必将被历史铭记的日子”,因为在这一天,中国实现了城乡义务教育全部免除学杂费。

    而这一目标,安徽已经提前一年多实现。

    今年9月1日,合肥市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课本费的基础上,又在全省率先免除了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课本费,真正实现了城乡义务教育“全免费”,共惠及城乡64.4万中小学生!

    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给了每个孩子一双坚实有力的“隐形翅膀”。它是最初纳入民生工程的项目之一,经过几年的完善,有效解决了贫困家庭学生“上学难”中最突出、最实际的问题,保障标准、保障范围也在逐步扩大。

    六安的小姑娘许修嫚就很幸运地得到一双这样的“翅膀”。这位文静的小姑娘来自偏僻的农村,在六安市九中上学。

    不幸一度笼罩着这个家庭:小嫚的父亲2006年车祸丧生,柔弱的母亲白天做家政,晚上还要去建筑工地背黄沙,挣钱贴补家用。

    望着母亲沉重的脚步,小嫚时时沉思发呆;而她从不在学校吃晚饭的举动,更引起了李胜校长的注意。原来,小嫚每天用来吃晚餐的钱只有1元,她只能在外面小店铺买个大馍,就着开水填饱肚子。

    “我当时很难过,马上发动学校的师生为她捐款。后来政策越来越好,对困难学生的补助全年近千元,她们家又是低保,还可以免交作业本费,上学难、吃饭难都基本解决。 ”李校长说,有了政策的“佑护”,现在全校基本上没有上学难、吃饭难的学生,各种政府及社会资助足够让每个学生安心上学。

    对义务教育经费得到公共财政保障这一点,六安市裕安区教育局财务科刘玉根深有感触:“我们区有教职工8000余人,每年工资2.4亿元,工资水平与公务员持平,按月打卡发放,学校不再愁经费,教师能专心教书,教学质量也日益提高。经费足额依法到位,学校也不会乱收费,群众负担减轻了! ”

    多一份关爱,多一份未来。不仅义务教育获得全面保障,高校、中职、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也逐渐进入政策保障的范畴。 2011年统计显示,全省共向困难家庭学生发放各类助学金100多万人次,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

    9月1日,进城与务工父母团聚的小雪,不用再像往年那样回到老家的小学报名,而是顺利地成为合肥华府骏苑小学的一名小学生。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起点。为了让农民工子女与城里孩子接受同样的教育,今秋开学起,作为全省接收进城务工人员最多的城市,合肥市决定在原有134所定点校基础上再扩大数量,并用三到五年,彻底取消定点校,实现所有中小学校向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敞开怀抱”。 “全市已有4万名进城务工子女和其他城里的学生一起,坐在课堂安心读书! ”合肥市教育局王一冰科长介绍。

    小雪父母自然高兴得合不拢嘴:“以前合肥定点学校很少,我们想上也挤不进去。现在逐渐放开,教育质量有保障,我们马上就把她从老家带来了! ”

    而那些留在当地上学的留守儿童,也得到了更多来自政府和社会的关爱。

    8月1日下午,骄阳似火,高温袭人。淮北市相山区合众小学的留守儿童室,静悄悄的。置身这里,感受到的是孩子们丰富的内心世界:

    “爸爸妈妈,你们想我了吗?如果让我许一个生日愿望,我的愿望就是想和你们在一起! ”“星星在哪里都是很亮的,无论何时何地,亮出你自己的光! ”……一个个孩子在黑板上留下了稚嫩而工整的笔迹。抒发内心渴望的同时,也不忘激励自己。墙上“你我共享一片蓝天”的巨大横幅,扫去人们心中留存的一丝怅然。堆放在柜子和桌上的羽毛球拍、乒乓球拍以及翻旧的书籍,也叙说着它们与孩子之间说不完的故事……

    校长周国勤拿出留守儿童亲情电话记录本,上面记着每个孩子的倾诉内容以及父母的电话号码……

    像这样的留守儿童,全省有300多万。2010年起,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就被纳入省级33项民生工程中,从制度和经费等方面得到全面保障。省政府计划用3年时间,在全省各乡镇创办留守流动儿童活动室,在农村地区建设留守儿童之家。目前,1.9万个农村留守儿童之家、1308个留守儿童活动室建设任务基本完成。

    2007年以来,我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进一步落实,由规模扩展向更加注重整体推进、均衡协调发展转变,向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和教育质量转变。编辑:周晓留

    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

    安徽农民工遍布全国各地。数量多、能吃苦名声在外,而文化水准相对较低、技术能力比较落后却是人所共知的“软肋”。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2009年以来我省实行的农民工技能培训,给进城务工的农民带来“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他们正逐步实现从“耕者有其田”到“业者有其技”的转变。

    安徽从2010年实施农民工就业技能培训以来,有88.3万农民工参加技能培训,实现就业人数76.4万人,培训后就业率达86.5%。

    技能培训让近200万农民,由往日“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泥腿子”,逐渐成长为新时代的新型农民。

    “白面书生骑白马/一马二马到丈人家/丈人丈母不在家/推开窗户望见她/梳油头,插金花/……卖田卖地要娶她。 ”

    这是六安的一首民歌,歌里的“梳油头”指的是野生的油茶榨出的茶籽油,用它搽头发,那叫一个“黑又亮”!如今,这种往日养在“深闺”的好东西,正逐渐走出大山,成为家喻户晓的高档食用油!

    8月2日,云雾缭绕的大别山深处,霍山县与儿街镇双乐河村,郁郁葱葱的油茶苗漫山遍野,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茶香。这里刚刚结束了一个种植现场培训会。

    农民李其银在这里学会了选种、嫁接、培育等油茶实际栽培生产技术。他深情地抚摸长势喜人的茶苗,说道:“这是良种油茶,早结果、产量高、出油率高,一棵能卖两元钱,几十亩的树苗今年能带来十多万元的收益。 ”这一片油茶苗生产基地,已成为周边农民们致富的好路子!

    霍山县副县长潘家东很自豪:霍山县的茶叶、百合、油茶等农产品品质上等,全县正培训推广这些农产品的种植技术,造就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

    木讷、守旧是鲁迅先生小说里“闰土”等传统农民的“标签”。如今,越来越多像李其银这样知识型、科技型、市场型的新型农民,一改千百年来“泥腿子”的固有形象,成为充满自信与激情,耕耘于天地间的土地主人!

    就业是民生之本。过去10年,更多的劳动者找到工作、实现稳定就业,开启了幸福生活的大门。

    截至2012年6月末,安徽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达1430万人,比2005年增加400多万人。 “十一五”期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252.6万人,完成规划目标的126%。今年将确保完成城镇新增就业60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4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6万人的目标。

    稳就业,固民生;提收入,富民生。

    2011年以来,安徽居民收入增势明显。今年上半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 元,增长14.3%,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4260元,增长18.9%,增速分别高于全国1个和2.8个百分点,均居中部第一位。

    建立健全工资正常增长机制,保障工资性收入稳步增长,是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的“主渠道”。

    正在铜陵开展得有声有色的“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就让工人们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也让铜都再次声名鹊起。

    8月14日下午,在铜陵狮子山区,来自海亮铜业有限公司等11家企业方负责人和职工方代表在协议上签字,确定工资增幅均在10%以上。

    “和老板 谈工资 ,让我感到被尊重,与企业的关系更加紧密,也更加爱岗敬业。而且以前即使涨也是被动地涨,现在知道是怎么涨的。 ”来自红星阀门的职工小耿是职工代表,虽然年轻,可维护职工权益却从不含糊。

    增加工人收入,岂不是让企业“割肉”?铜陵其利电子公司总经理英朝辉却不这样看。 “如果企业发展不好,也会被员工 炒鱿鱼 。开展工资集体协商,企业向职工 亮家底 报实账 ,职工向企业谈想法表心愿,建立起一种互依、互信、互益、互存的良性关系,大家共同受益。 ”

    一直参与推进辖区内工资协商制度的铜陵市郊区工会主席胡国正说:“铜陵是一个工业城市,工资占家庭收入的七成以上,推进工资协商制度对保护工人利益特别重要。去年以来,签过约的郊区企业工人收入大部分上涨10%以上,基数低的还涨了百分之二三十。 ”

    到2013年,安徽将在85%的已建工会组织企业中建立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其中世界500强在皖企业全部建立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从而保障工人工资性收入的稳定增长。编辑:周晓留

    近日,卫生部公布2012年全国医改工作进展监测结果:27项指标中,安徽有8项名列第一,13项排名进入前5。

    安徽医改走在全国前列,大大降低了患者的就医负担。新农合让全省5100万农民成了看病“报销族”,900多万没单位、没工作的城镇居民和学生参加了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药品零差率销售让医疗机构药价下降50%以上。新农合按病种付费的住院病人达17万人次,平均实际报销比例达到67%。

    8月10日,记者走进12岁的白血病患儿鹏鹏的家,他刚接受过骨髓移植手术。

    母亲一脸感激:“我们是低保户,如果不是政策好,我们不敢做这个手术,孩子做手术共报销了19万多元,大病救助政策还补贴了6万元。 ”鹏鹏是黄山市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最新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违法言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